网上家长学校logo
家教动态

您当前位置:安徽省网上家长教育学校 >家教动态 >新闻速递 >浏览新闻

上课时间不早于8:00!合肥发布初中“减负15条”

时间:2022年03月18日     来源:合肥晚报

合肥市教育局刚刚发布

  初中校内“减负15条”

  其中要求

  初中上课时间(含早自习)不早于8:00;放学时间(含课后服务)不晚于18:00;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可缓交;任何学校不得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补课;学校和班级不得组织周考、月考……

  七年级上学期设置入学适应期

  做好“小初衔接”

  1.严格课表管理,开足开齐体育、美术、音乐、劳动教育、心理健康等课程,不得随意占用。全面落实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保障学生每天校内锻炼1小时,促进学生校外锻炼1小时。学校要落实课表公示制度,接受家长监督。

  2.落实“零起点”教学,在七年级上学期设置入学适应期,切实做好小初衔接工作。纠正盲目追赶进度、忽视学生身心特点及接受能力的错误做法。

  3.任何学校不得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补课(含线上补课)。严禁抢赶教学进度和期末提前结课备考。

  初中上课时间不早于8:00

  放学不晚于18:00

  4.上课时间(含早自习)不早于8:00,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放学时间(含课后服务)不晚于18:00,极个别延时托管的学生不晚于20:00,不得利用延时托管集体上晚自习;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不得占用午休时间集体订正作业等开展变相上课。

  5.严格睡眠管理。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初中生睡眠应达到9小时,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2:00。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学校要指导家长督促其按时就寝不熬夜,教师应针对性采取缓交、辅导等形式予以帮扶。寄宿制学校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要求。

  学校和班级不得组织周考、月考

  6.控制考试频次。各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七、八年级语文、数学、外语可进行期中考试;八年级地理、生物学可在下学期进行期中考试和1次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与健康可在上学期进行期中考试,下学期正常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后,在总复习阶段可组织1-2次模拟考试。学校和班级不得组织周考、月考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得以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各地不得面向初中非毕业年级组织区域性或跨校际的联考联改。

  7.落实等级评价制度。强化教学管理,提高命题水平充分分析考试结果。考试结果以等级制呈现,不排名、不公布,不得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可以“点对点”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考“状元”和升学率。

  严格控制作业总量

  寒暑假作业统一布置

  8.落实作业公示制度和作业管理办法,明确控制作业量的流程和责任人。推进学科的学期清单和周作业清单制度。落实学科备课组作业研究制度、优秀作业(试题)展示激励制度,建立“备课-备作业”制度,落实教学评一体化要求,不断提高作业设计水平。

  9.建立寒暑假作业统一布置制度,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并建立寒暑假作业效果评估机制。落实“一科一辅”的要求,指导家长不额外布置书面作业。

  引导家长和学生

  非必要不参与学科类校外培训

  10.要在七年级上学期开展全面家访,准确摸排七类特殊群体。首选教师到家的形式,确实不便的家庭,可采取家长到校的形式,两者均有困难的家庭,可通过电话家访的形式,其中教师到家不少于40%。自七年级下学期起,每学期教师到家和家长到校覆盖率不少于20%,其中教师到家不少于10%。七类特殊群体学生每年教师到家不少于一次。

  11.家访内容主要是传播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反家暴、促家教”。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多鼓励多表扬,防止“告状”、“加压”等不良结果。树立良好的学校和教师形象。

  12.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召开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家长会,全面指导家庭教育,坚决克服家长会就是“成绩分析会”、就是“加压会”等片面做法。要引导家长和学生非必要不参与学科类校外培训,确需为孩子选择学科类校外培训时,要选择证照齐全的合规培训机构,并注意“五查”、“五不”。

  严格控制

  以各类联考等方式评测学生

  13.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考升学率考核、评比、奖惩学校和教师。要将学校办学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和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工作作为对学校奖惩和考核校长的重要依据。

  14.修订完善校内教师工作评价标准,形成全面育人的价值导向。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加大师德失范行为的查处力度,按照国家及省、市规定,落实撤销教师资格和教育全行业禁入等规定。

  15.落实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严格控制以各类联考等方式评测学生。完善中小学生评价结果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