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家长学校logo
家长课堂

您当前位置:安徽省网上家长教育学校 >家长课堂 >科学教子 >青春期(12-18岁) >浏览文章

青春期教育没有“万能钥匙”

时间:2019年12月22日     来源:心系项目办

有人觉得自己既做不到像温良那样下笔成章,也不能像章先生那样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是不是注定了无法成为一名好父亲?

  人们常说,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巨大的连锁反应。而每个人的青春期到来的时间不同,每个人的家庭环境又千差万别,如此众多而复杂的变化,所带来的便是千差万别的青春期,家长们很难再从书本上找到“万能钥匙”了。

  如果非要找到些规律的话,我们在那些成功的故事背后都能看到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把目光从孩子身上移到自己身上。

  “我写这些家书,最初可能还抱有教育孩子的目的,但是越到后来我越发现,这些文字其实更是写给我自己的。”温良说,写信的过程就是一个梳理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让我冷静、让我反思,首先成长的是我而不是儿子”。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言传身教,身教大于言教”的说法,父母做了什么比说了什么更能影响孩子。

  现在很多青春期女孩的家长都在因孩子沉溺于漫画而烦恼,记者在采访中遇到这样一位爸爸,他没有一味地阻止孩子追漫画,而是陪着女儿完整地“追”了一部由漫画改编的连续剧。然后他做了两件事,一个是从故事的蛛丝马迹中寻找历史线索,用了几天的时间沿着这些“蛛丝马迹”重新梳理了一遍中国历史;再一个,这位爸爸在网上找了很多女儿喜欢的剧中人物画像,然后在空暇时间跟女儿比拼绘画。

  “当孩子沉溺其中时,死拉硬拽只能让她更加沉迷,这个时候接受她的喜爱,了解她的喜爱,关键还要再比她多走一步,这样才有机会引导她。”这位爸爸说。

  几个故事都告诉我们,在孩子身上发力“事倍功半”,在自己身上发力“事半功倍”。正如温良所写的一封信“我正努力做一个最好的父亲”,其实,无论你是“二十四孝老爸”还是“二十四孝老妈”,当你正在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时,你的孩子也能学着做最好的自己。